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北窗(玲子)欢迎您的光临。
残岁堂堂去,新春鼎鼎来。
梦移乡国近,酒挽壮心回。
暖律初催柳,晴光并上梅。
东湖有归日,衰抱得频开。——宋 陆游《岁晚书怀》
简译:
旧的一年就这样堂而皇之地过去了,新的一年盛大而热烈地来到。
梦回故乡,仿佛近在咫尺,把酒临风,振奋精神,重燃壮志豪情。
温暖的律令开始催促柳枝发芽,阳光明媚,照着热烈盛开的梅花。
期待有朝一日重返东湖,虽然年事已高,仍然渴望抱负得以实现。
写作背景:
“早见龙翔上太清,即今孤宦老山城”,早年曾见龙翔寺高耸入云,而今却孤独地在这偏远的山城为官。
“卧听鼓角大江边”,龙翔寺位于浙江淳安,因其建在江心,故又名江心寺,早年陆游曾任镇江府通判。
“楼船夜雪瓜洲渡”,彼时,陆游支持张俊用兵,曾亲临镇江前线,雪夜遥望瓜州渡口宋军高大的战舰。
那是一段激情飞扬的岁月,也是陆游离理想最近的时候,遥望瓜州,自然也会看到矗立大江中的龙翔寺。
可是,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乾道七年正月,陆游入蜀出任夔州通判,事务琐碎,案牍劳形,距理想甚远。
陆游文韬武略,有远大的抱负,虽对彼时的处境甚感失望,但他这个人积极旷达,依旧对前途满怀憧憬。
彼时,陆游四十五岁,岁晚时分,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虽然年华渐老,但心中的信念和壮志一如既往。
诗文赏析:
这首《岁晚书怀》,就作于入蜀这年的岁末,是对逝去光阴的不舍,也是对新年的憧憬和对故乡的怀念。
“残岁堂堂去,新春鼎鼎来”,可即便他有如此心胸,但面对时光迅疾,岁月不居,他还是会心生忧惧。
时节向晚,光阴就那么堂而皇之地逝去了,转眼又过去了一年,“堂堂”有光明正大、无所畏惧之意。
辛弃疾有“人间岁月堂堂去”之句,人生易老,时不我与,不论你愿不愿意,它都要堂而皇之地逝去。
“鼎鼎”是庄严盛大、声势浩大的意思,新的一年正以崭新的气象迎面走来,带着无限的期望和可能。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辞旧岁,迎新年,首联即是写对过去的告别和总结,也是对来日的希冀与展望。
“梦移乡国近,酒挽壮心回”,颔联首句写思乡,尾句书壮心,虽岁月消磨,人事蹉跎,但初心不改。
乾道元年,因为支持张浚北伐,朝廷以“结交谏官、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之名,罢免陆游官职。
闲居山阴四年后,朝廷征召他为夔州通判,乾道六年正月,新年刚过,就携带家眷赴任,三月暮入蜀。
通判的职责是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虽是闲职,仍有大量的案牍工作,这让陆游感到非常的苦闷。
因为不得意,故思念家乡的悠闲,“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他有抱负,可才不得用故壮心消磨。
但是,新年新气象,万物复苏,自己也要振奋精神,重拾雄心壮志,其实又须酒挽他的壮心一直都在。
“暖律初催柳,晴光并上梅”,颈联写春景,节候变暖,草木萌动,寒梅报春,阳光明媚,生机盎然。
“东湖有归日,衰抱得频开”,尾联写展望,东湖即浙江东湖,是陆游故乡,希望壮志得酬衣锦还乡。
“绝塞乌蛮北,孤城白帝边”,彼时的夔州贫瘠险峻,荒绝瘴疠,陆游是抱着万死一生的态度入蜀的。
故他说“东湖有归日”,因为不知归期,所以才盼望着有朝一日,虽年华老去,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陆游虽为一介书生,但他却有战略家的远见卓识,一生以收复为己任。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所以,不论何时,他都秉持心中的那份坚定信念和豪情壮志。
因为“位卑未敢忘忧国”,所以他坚信“事定犹须待阖棺”,因为矢志不渝,故能在低谷中向阳而生。
陆游这首《岁晚书怀》,即是年终总结,也是他的新年展望,更是其豪迈情怀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写照。
参考文献:
《剑南诗稿》
简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