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称主动安全是华为率先提出”,淘宝和小米合作虚拟试车
华为的"自我标榜"与业界的"真相"
近日,华为汽车BU董事长余承东在直播中声称,"主动安全是华为率先提出的",并称"我们用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让前向AEB能力提升到很高的水准。"这一论调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广泛质疑与争议。一位汽车博主直接表示"呃,还是要尊重事实",另一位则语带嘲讽地说"主动安全是HW先提出来的?你这都不如说从《永乐大典》里找出来的。"由此可见,华为对自身在智能驾驶领域的贡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自我标榜",与业界普遍认知存在较大出入。
这种自我标榜的背后,或许反映了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正经历着一个转型期。作为一家以通信业务起家的科技公司,华为近年来通过收购、投资等方式切入汽车领域,试图复制在消费电子市场上的成功。但在复杂的汽车产业生态中,华为并非一家"首创者",而是一个"后来者"。主动安全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并非华为首创,反而是奔驰、宝马等传统车企早在数十年前就开始研究和应用。华为在这一领域的贡献,更多是通过与整车厂的合作,将自身在芯片、操作系统等方面的优势,融入到整车的智能驾驶系统中。
但即使如此,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确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今年年初,其首款量产车型"享界S9"就以45万-55万元的价格区间,在上市即上量的情况下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这表明华为凭借自身在芯片、软件等关键技术领域的优势,正在不断提升整车产品的性价比,这对于整个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无疑是一种积极推动。
同时,华为也在加快与外部生态伙伴的深度合作。近日,华为与小米、淘宝等公司达成了"虚拟试车"等深度合作,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购车体验。相信随着这些合作的不断深化,华为将能够进一步融入智能汽车产业链,发挥自身在科技领域的优势,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
不过,华为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自我标榜",仍应该引起业界的警惕。毕竟,在这个高度复杂的领域,任何一家企业都难以独立掌握全部核心技术,更多需要通过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才能取得突破。华为若想在智能汽车领域持续强势,还需要进一步尊重事实,谦逊地学习业内先驱者的经验,与产业链各方保持良性互动,共同推动技术迭代与创新。
除了智能驾驶领域,华为在其他汽车相关业务上也渐露锋芒。比如宣布将在8月上旬推出首款量产车型"享界S9",并表示将实现"上市即上量"。这一目标无疑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一定冲击,但同时也意味着华为必须在供应链、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实现强大的协调能力。另外,华为还与一汽红旗达成了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战略合作,这也显示了其正在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生态圈。
与此同时,在国内主流造车新势力中,也有一些同样值得关注的动态。比如零跑汽车提出了"汽车界小米"的造车理念,即以更好的产品配置去挑战行业价格体系;而小鹏汽车的CEO何小鹏则即将发布特斯拉和Waymo自动驾驶系统的体验报告,这或许也将推动整个行业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发展与竞争。
当前中国智能汽车行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期。一方面,传统车企正在加快向智能化转型,另一方面,新兴造车势力正在不断冲击行业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华为等科技公司的加入,无疑为整个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但同时,他们也需要更加谦逊地学习业内前辈的经验,与产业链各方进行良性互动,共同推动技术创新,让智能汽车的发展红利惠及广大消费者。只有这样,智能汽车产业的未来才能更加光明。
好的,我会在前文的基础上,继续为您补充内容。
在科技公司逐步进军智能汽车领域的同时,传统车企也正在加快自身向智能化转型的步伐。比如丰田汽车近期就宣布了一起大规模的召回行动,涉及2022年11月至2023年9月期间生产的5.4万余辆进口雷克萨斯和丰田皇冠Sport Cross,以及1317辆广汽丰田bZ4X。出现问题的是这些车型的全景监控系统和倒车影像系统摄像头存在焊接不良,导致防水性能不足,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对此,丰田将为受影响车型免费更换摄像头,以确保用户行车安全。这不仅体现了丰田对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也表明传统车企正在加大对智能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毕竟,随着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功能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政府在车载安全技术方面的日益严格要求,只有不断提升车载智能系统的性能与可靠性,传统车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同时,一些老牌车企也开始尝试与新兴科技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前文提到,华为与小米、淘宝等企业达成了"虚拟试车"等合作,为消费者带来了新颖的购车体验。而就在最近,一汽红旗也宣布与蔚来达成了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战略合作。这种跨界融合无疑为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当然,对于这些传统车企而言,技术升级和生态布局并非一蹴而就。比如丰田此次召回事件,就暴露出了其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技术短板。而红旗与蔚来的充电合作,能否真正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的服务,也还有待观察。
但毫无疑问,传统车企正在加快自身智能化改造的步伐,这对于整个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他们拥有成熟的整车制造能力和丰富的用户积累,在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上具有明显优势;另一方面,通过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又能够快速补足智能化建设方面的短板,实现双方优势的有机结合。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智能汽车市场竞争中,传统车企与新兴造车势力将会呈现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前者凭借自身的制造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持续优化智能化水平,后者则依托技术创新不断刷新行业格局。只有两者相互融合、共同进步,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才能真正惠及广大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