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转”字道出了一汽-大众和其供应商的发展之道。
今天,想象不到车企所面临的困难,全球汽车行业正在向智能化、新能源快速发展,消费者需求加速改变;突发事件、原材料短缺、地缘政治变迁等多因素交织……
怎么才能保持领先优势?怎样才能突破“围城”创造未来?不久前,走访一汽-大众采购体系,见证了他们转型的决心、力度和成果。
转型 应对产业变局
“谁适应用户更快,谁更开放,谁的转型更有决心、脚步更快,谁就会最终胜出。”一汽-大众生产材料采购部部长程小锋这样认为。战略端,包括产品端,一汽-大众在全面布局。推动新能源化、智能化,2024年采购体系转型是关键年。
我们走访的四家供应商,都是一汽-大众的核心供应商,也是重要的商业伙伴,他们和一汽-大众一样,横下一条心——转型!
伟巴斯特是汽车天窗行业的第一,有120多年历史,积淀深厚。产品方面除了天窗,他们也在做能源管理、电池管理、智能玻璃顶。应对变局,伟巴斯特一方面让国外技术尽快落地,另一方面自主创新,支撑中国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立讯精密主要产品为线束、连接器、充电枪,其中充电枪全球市场占有率居首。智能驾驶部分也是他们的强项,包含域控制器、摄像头、激光雷达等等。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需求,多样化是其转型的方向之一。
美的威灵是热管理、电驱动和底盘执行的行家。驱动电机产品相当具有竞争力。该公司围绕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这个智能底盘三大领域布局,已经取得可观的进展。
嘉兴科博达最早为一汽-大众做灯控,产品线现在拓展到USB、RGB、氛围灯、智能灯,接下来将是更广泛的智能化产品,比如智驾系统、智能座舱等。在智能化大趋势下,他们的转型为一汽-大众贡献度很高。
转型 协同共进共赢
今天的汽车产业,主机厂与供应商已经不是简单的“用”与“供”,而是新型的伙伴协同关系,协同才能共进,才能发展,从而实现共赢。
一汽-大众批量内的供应商800家左右。今年新进入的供应商30家到40家,聚焦在头部的智能化和智驾类、座舱类的企业,其内部叫强新供应商。一汽-大众拉动供应链一同转型:助传统企业提速,提高智能化水平,提高精细化水平;助强新的企业更多了解德国大众的标准、技术,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中国用户……
科博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邱晓荣
协同中共进共赢,科博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邱晓荣说:“一汽-大众花力气培养我们自己的能力,怎样去快速迭代,包括利用现有的资源做好技术平台的整合。”
立讯精密汽车事业群总经理李晶
以往一汽-大众强调的是供应商五大能力,包括制造、成本、国产化,包括绿色发展等等,伴随产业变局,今天的一汽-大众也关注供应商同步开发能力等。在协同中让自己更强大,立讯精密汽车事业群总经理李晶说:“对客户必须是快艇。用小公司的心态去服务我们的客户,但是你又有大公司的这种体制。两个基因是我们的核。”
转型 坚守质量底线
几天的走访交流中,转型和质量是两个热议的话题。转型肯定涉及成本,这与质量是否矛盾?在一汽-大众采购体系看来:质量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构筑经得住市场风雨的大厦。
和一汽-大众的质量观一致,供应商认为:一汽-大众对质量严谨苛刻,这助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筑牢“质量墙”,也为产品走向全球铺设通路。
两个简单的一汽-大众质量实例,铰链很小,只有十多块钱,但这个件非常关键,如果在碰撞情况下打不开,对乘员是致命的。针对这么一个小件会有单件的试验,整车的试验,整车碰撞试验。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不做到极致验证,就可能会带来可怕的后果;ID用的把手,很便宜却拥有双套系统,在碰撞情况下,确保机械部分能打开。同样,会有单件验证、整车验证,系统验证,验证的内容非常多、周期非常之长。